正念时刻 ——感知当下美好

作者: 时间:2025-05-15 点击数:

(通讯员:刘心如)在大学的快节奏生活中,同学们的心灵时常在奔波中感到疲惫与迷茫。为引导大家重拾内心的宁静,金融科技2202班于2025513日在武汉晴川学院商学院开展“正念时刻,感知当下美好”主题心理团辅活动,通过沉浸式正念练习,带领同学们解锁感知幸福的新维度。

一、正念启蒙:从概念到实践的认知破冰

活动伊始,心理活动中心江雯老师以“不评判地觉察当下”为核心,向同学们阐释正念的本质——即对思想、情绪、身体感觉及周遭环境的全然接纳。“当我们走路时只专注于走路,吃饭时只专注于吃饭,便是正念的开始。”江雯老师的讲解打破了大家对“正念”的陌生感,而随后开启的“正念行走”环节,则让抽象概念落地为具体体验。

同学们两两结伴,在教室中以蜗牛般的速度缓缓迈步。不同于往日赶路时的匆忙,此刻大家将注意力锚定在脚底与地面的接触感上:感受到木地板的微凉透过鞋底传来,觉察小腿肌肉随步伐收缩的细微张力,甚至捕捉到运动鞋与地面摩擦时发出的“沙沙”声响。“平时走路满脑子都是待办事项,今天才发现脚步放慢后,连自己的呼吸声都变得清晰了。”一位同学分享时惊讶于日常被忽略的感官细节,而这正印证了正念作为“感知重启键”的神奇力量。

二、正念深探:在呼吸与觉察中拥抱宁静

“正念打坐”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静谧。同学们围坐成圈,闭眼跟随引导语聚焦呼吸——当吸气时,感受空气从鼻腔涌入的清凉;当呼气时,觉察腹部随气息排出而下沉的节奏。起初,有同学因杂念纷扰忍不住睁眼,或因腿部发麻而轻微晃动,但随着引导语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人开始学会与思绪“和解”。“我试着把杂念想象成天上的云,不刻意赶走它们,反而发现内心慢慢平静下来了。”一位同学分享道,这种“不抗拒、不纠缠”的觉察方式,正是正念练习的核心魅力。

活动中,心理老师结合校园生活场景展开知识分享:面对考试周的焦虑,可通过“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调节紧张情绪;处理社团任务时,可用“身体扫描”技巧觉察肩颈僵硬等压力信号。这些接地气的案例让同学们意识到,正念并非遥不可及的修行,而是能嵌入早八赶课、图书馆自习等日常场景的“心理工具包”。

三、正念回响:让当下成为心灵的锚点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有同学反思道:“以前总觉得早餐只是填饱肚子的任务,今天才注意到包子蒸笼的白雾里有淡淡的麦香。”也有同学分享了对“活在当下”的新理解:“当我不再纠结昨天的作业分数,也不焦虑明天的小组汇报时,居然发现教学楼前的月季开得特别艳。”这些发自肺腑的感悟,印证了正念对唤醒生活觉察力的作用。

“大学就像一场马拉松,我们既要奔向终点,也要懂得欣赏沿途风景。”作为活动组织者,心理委员在总结时提到,面对学业竞争与未来迷茫,正念练习如同为心灵配备了“减震器”——无需复杂条件,只需在排队打饭时留意饭勺碰撞的声响,或在睡前感受身体与床铺的接触,就能在碎片化的“正念时刻”中积蓄心理能量。

四、正念延续:让觉察成为生活的底色

本次团辅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持续的涟漪。金融科技2202团支部计划后续开展“正念日记”打卡、“校园正念摄影”等系列活动,推动“感知当下”成为班级同学的日常习惯。正如江雯老师在活动尾声所说:“正念不是要我们逃离现实,而是教会我们带着清醒的觉察拥抱每一个当下。”

愿每位同学都能将团辅中收获的正念力量带入大学生活——在赶去上课的路上,留意春日柳絮飘落的轨迹;在图书馆自习时,倾听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当我们真正学会与当下共处,便会发现,那些曾被忽略的日常碎片,早已构成生命中闪闪发亮的美好时刻。

武汉晴川学院商学院

金融科技2202团支部

2025年5月13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 鄂ICP备100049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