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潮涌,电商领航 | 迎农而上,富民建强 ----“电商赋能新农村”专项社会实践团队实践日志

作者: 时间:2024-08-04 点击数:

(通讯员:戢强 修稿:刘涛 陈思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方向。在其思想引领下,武汉晴川学院“电商赋能新农村”专项社会实践团队赴宣化店镇开展电商助农实践。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深化当地市场调研与资源评估,为其精准制定营销策略,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同时实施电商助农直播与短视频制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电子商务概论》省级一流课程建设质量,为申报国家一流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活动中,商学院电商系系主任朱江鸿老师亲临现场,并以其深厚的学识与丰富的经验,为实践团队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

到达宣化店镇后,朱老师首先去慰问了实践团队,对大家的生活情况进行问询。交谈之间,朱老师也了解到团队的项目进展、所遇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他表示,宣化店镇是一个好地方,有着许多的特色农产品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并鼓励大家抓住参与实践的机会,大胆进行考察调研,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新媒体技术,积极创新地为宣化店镇开展各项宣传,争取留下难忘的“宣化记忆”。

作为电商系的专业老师,朱老师随后带领实践团队来到了宣化店镇特色农产品店,并针对电商助农这一事项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这里,宣化店镇各地的农特产云集,包括风干蔬菜、红薯粉条以及各类板栗制品等,琳琅满目。浏览完毕,团队一行人对宣化店镇的农特产有了初步认识。

同学们向朱老师提到“金丝皇菊”这一产品,并谈论通过直播带货其销售额可达到1万多元。对于同学们的讨论,朱老师表示,自己也经常购买此类产品。而这款产品包装完整、实用性强,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在价值。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分装,不易携带,希望以后能有所改进。

走访过程中,朱老师还对一特色饮品——板栗拿铁咖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细致入微地向店内工作人员询问了板栗的种植、采摘及加工等过程,并就产品的市场定位与未来发展与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高度评价,这种将传统农产品与现代饮品文化巧妙融合的创新模式,不仅是农产品价值提升的有效途径,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抹亮丽风景。

一路上的考察中,朱老师也不忘提倡“教学相长”这一理念:在朱老师为团队成员传授电商助农项目的经验之余,同学们也可将前期参观、积累的红色文旅知识与朱老师一一分享,从而促成这个温馨而富有成效的过程。

下一站,大家来到了中原突围纪念馆。这里的每一间展厅都仿佛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有着精心保存的遗迹、遗物以及震撼人心的影片图像。团队成员为朱老师讲述着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中原突围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画卷又在大家面前徐徐展开。

此次奔赴宣化店镇开展的电商助农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乡村振兴付诸实践的直观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智慧的启迪,让更多人看到了电商在助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例如,推动农产品“出村上行”、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等,为《电子商务概论》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丰富了实证材料。

经过深入参与项目实践,团队成员不仅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还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专业技能的显著提升,切实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成果。

朱老师也表示,学院将持续关注并大力支持此类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师生们将理论知识与乡村实际紧密结合,用科技赋能农业,用创意激活乡村,为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民的增收致富贡献商院学子的智慧与力量,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绽放绚丽光彩。

武汉晴川学院商学院

2024年8月3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 鄂ICP备10004916号